让“四下基层”敲开百姓“心门”
时间:2024-03-19 07:56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们应充分借鉴运用“四下基层”的先进经验,立足于“下”,植根于“民”,让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成为日常习惯,着力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推动“四下基层”落地见效。

  从“纸上”到“面上”,让政策宣传“深入人心”。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基层也是党的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在理论宣讲过程中不仅要求党员干部成为“政策通”做好理论宣讲,还需要在宣讲过程中用对方法、用对方式,根据不同群体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宣讲,善于讲大白话,讲群众听得懂的话,更接地气地做好理论宣讲,同时还要发动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让群众坐得住、听得懂、理得清。

  从“声边”到“身边”,让调查研究“事事关心”调查研究是谋士之基、成事之道。下基层就要置身一线体察民情,作为基层干部,在开展调查研究得过程中,切忌要浅尝辄止、浮于表面,必须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任务、带着措施办法深入一线,去群众家中看一看,到田间地头走一走,了解关心群众的日常生活,做到发现问题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工作落实到一线,解决好群众最直接、最急需的问题。

  从“上访”到“下访”,让信访接待“纾解民困”。信访系民生,民生无小事。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牢牢把握信访工作为了谁,厚植为民情怀,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到“下访”,依托网格化基层治理、党员联户等延伸信访排查“触角”,拓展群众表达愿望和诉求的渠道,第一时间掌握群众热点,妥善解决处理群众的难点、痛点、疑点,把心沉下来、把腰弯下去。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在基层,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从“机关”到“街头”,让现场办公“顺应民心”群众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坐在办公室看到的都是问题,深入群众看到的全是办法。基层党员干部就是要把办公桌从机关搬到百姓的田间地头,搬到百姓的内心深处,直面基层,直面群众。当然,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也不能只是送钱送项目,政策理论、解疑答惑、科学有效的指导、帮助基层做好日常工作同样是办好事办实事。

  “四下基层”就是要虚心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作为基层的党员干部,我们要深刻理解“四下基层”的丰富内涵、时代要求和实践要求,深入基层听真话、建真言、出真招。让“四下基层”敲开百姓“心门”。(高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