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共建中形成新优势
时间:2025-03-09 13:36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十年协同,京津冀以生态為笔,绘就美美与共的山水新画卷。新的十年,如何满足三地居民对绿色发展的新期待?全国政协委员、首创环保集团智慧环保事业部总经理黄绵鬆建议,三地携手完善环境基础设施资產标准体系,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资產数智管理,推动城市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

  黄绵鬆委员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三地不断加大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也形成了庞大的环境基础设施资產。如何管理好这笔巨大的绿色财富,成為三地深化生态协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这有助於提升环境基础设施运行效率与服务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民眾幸福感,也能优化资源配置,避免浪费,降低成本,為生态协同发展筑牢经济基础。同时,这也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為全国提供经验示范的关键之举,对深化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至关重要。”他说。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积极构建区域‘大生态’格局,走出了一条经济与生态的双赢之路,理应在城市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上走在前、作示范。”黄绵鬆委员建议,三地携手完善环境基础设施资產标准体系,加强相关研究,探索不同人口规模、经济体量、地理特征、发展阶段、发展前景、财政承受能力等条件下的环境基础设施资產配置特点,為城市的市政规划、建设以及更新决策提供支撑。

  此外,黄绵鬆委员建议,三地探索环境基础设施资產全生命周期管理,摸清环境基础设施资產种类、权属、构成、规模、位置关系等基础信息,建立统一的信息数据库。评估各单元设施资產利用状况、资產使用绩效、老化程度、改造更新资金需求、实施主体财务状况,确定改造更新方案、谋划实施项目。

  在提升城市环境基础设施资產数智管理水平方面,黄绵鬆委员建议,三地推动建设资產标准、清查、统计一体化数据平台,助力摸清环境基础设施资產家底,实现海量资產数据高效採集、展示与交互。还应将环境基础设施资產的投资、建设、运营、管护流程集成到一个平台,便於多主体的工作协同。推动资產管理业务融入预算管理业务一体化系统,提高数据准确性,融合全生命周期数据开展大数据、AI分析,為工程改造、扩建、新建以及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并开展环境基础设施资產全生命周期数智管理试点工作,打造示范样板,為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提供实例借鉴。(北京日报记者武红利)

  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硷地分布国家。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强化治理改造,推动盐硷地综合利用取得积极进展。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天津市委会秘书长周潮洪长期参与盐硷地的改良利用。她在调研中发现,京津冀三地积极开展盐硷地综合治理,选择、培育耐盐硷植物,改良土壤,建设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发展盐硷地农產品加工,共同开展科学实验,成立“京津冀盐硷地生态植被修復联合实验室”,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三地在盐硷地综合利用方面仍存在问题。

  具体来说,包括京津冀地区盐硷地底数不清导致盐硷地治理的顶层设计不足﹔“以地适种”良法不足,“以种适地”种质资源挖掘不够﹔缺乏盐硷地的长期监测和预警体系﹔盐硷地治理长效机制不完善和后期资金投入不足问题突出。

  对此,周潮洪代表建议,京津冀三地应强化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引领。结合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分析评价成果,梳理并建立不同区域盐硷地资源、环境及生產现状基础数据库,形成全面准确详实的盐硷地综合改造利用底图底数。在系统总结京津冀多年来在盐硷地食物生產实践探索经验基础上,研究制定三地“大食物”生產中长期发展规划。

  “应构建合理治理模式和路径,因地制宜推进京津冀盐硷地综合改造利用。”周潮洪代表说,建议按照“盐硷地改良”与“作物耐盐硷”的并行思路,加强土壤、品种、种植、灌溉等全產业链各环节科技创新,重点围绕土壤改良和地力提升、耐盐作物品种选育、精准施肥、节水灌溉等关键环节开展科技攻关,丰富并拓展盐硷地开发利用技术储备库,构建并推广适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作物的盐硷地治理技术模式,实现科研成果向现实生產力转化。

  周潮洪代表提出,建立盐硷地长期监测和预警机制。通过技术平台、物联网、无人机遥感对盐硷地进行长期监测,结合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构建的盐硷地资源数据库,建立盐硷地长期监测和预警机制,研究建立风险评估和预判预警方法体系。

  周潮洪代表还提出,应统筹“以改定佔”政策与利益驱动企业参与盐硷地综合开发利用。守住耕地红线前提下,完善耕地佔补平衡制度,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将综合开发盐硷地纳入佔补平衡管理,施行“以改定佔”“改、查、佔”关联配套政策,调动企业、地方政府开发盐硷地积极性,以政策和利益驱动企业和地方政府参与盐硷地综合开发利用。将盐硷地改良后新增耕地数量指标和粮食產能指标作為佔补平衡耕地指标在域内调剂,按照“谁投入、谁受益”原则,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所得收益用於补助盐硷地综合利用市场投入主体。

  “应利用盐硷土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形成特色產业。”周潮洪代表说,不仅要推广和培育耐盐硷的大田作物品种,还要重视培育耐盐硷、土壤修復力强的特色经济品种。建议因地制宜发展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盐硷地特色產业,积极发展盐硷地特色农產品深加工、仓储物流、品牌营销,打造全產业链条,支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升盐硷地“土特產”竞争力。另一方面,进行耐盐作物品种选育,组建盐硷地农业產业技术体系,打造本地特色產业集群,助力乡村振兴。(天津日报记者张雯婧)

  张家口扎实推进首都“两区”建设,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空气质量保持京津冀地区最好水平,国省考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优良率均為100%,沙化土地治理成效全省第一,可再生能源终端消费佔比达到42%,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绿水青山撑起首都生态“防护伞”。

  “推动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是建设首都‘两区’的重点任务。”全国人大代表、亿华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强说,张家口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积极拓展新能源应用场景,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绿色底色,筑牢首都生态安全屏障。

  在张家口市主城区,蓝白相间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穿行街头,早已是一道流动的风景线。近年来,张家口投运氢燃料电池公交车444辆,安全运行超5000万公裡,成為国内该类车辆运行数量最多、最稳定的城市之一。

  在张家口,“氢”风不止刮到交通领域。去年9月,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成功应用绿氢作為还原气实现稳定生產,验証了“绿电—绿氢—绿钢”生產的技术可行性。张宣科技首次实现“绿氢”氢冶金,展示了绿氢新能源应用於冶金工业化生產的广阔前景。

  “从交通领域到工业领域,开辟了氢能应用新场景。”张国强代表说,目前,亿华通已与张宣科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发挥各自在氢能应用场景、绿氢生產和氢能装备制造领域的比较优势,进行氢能与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研发合作,持续扩大氢能產业“朋友圈”。

  “发展氢能產业,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张国强代表说,目前张家口正全力打造清洁高效、多元支撑的新型能源强市,国内首家省级氢能產业创新中心啟动建设,氢能全產业链发展加速跑,成為全省最大的绿氢生產基地。

  首都“两区”建设,既是重大政治责任,也蕴含着巨大发展潜力。在张国强代表看来,张家口应以交通领域示范应用為先导,推动氢能高速建设,构建完整產业链。同时,积极开展在储能领域和发电领域商业化推广,逐步拓展在冶金、化工领域的替代应用,营造形式多样的氢能消费生态,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现生态兴市、生态强市。(河北日报记者贾楠)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每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据统计,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促进就业任务繁重。…

  產业结构持续优化,高端產业发展较快,需求潜力不断释放……2014年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纵深推进,三地区域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居民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记者专访天津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双,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河北的实践成效与未来路径等话题,展开探讨。…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