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深圳海关统计,前三季度累计进出口3.37万亿元,同比增长20.9%,进口和出口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32.33万亿元,同比增长5.3%。广东外贸进出口6.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1%。
与苏州(外贸进出口总额1.9万亿元,同比增长7.9%)、上海(外贸进出口总额3.17万亿元,同比增长0.03%)相比,深圳的增速也是一骑绝尘。
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规模从约1万亿元增长至约2.4万亿元,增长了1.2倍。
2014年成立于深圳的易达云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跨境电商服务的“互联网+海外仓”科技型企业,通过自主研发的SAAS平台,为跨境电商、物流服务商、仓储服务商等生态合作伙伴赋能。
拉美最大电商平台美客多、非洲最大的跨境电商平台Jumia、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俄罗斯电商平台Ozon等都将中国总部放在深圳。
2023年,亚马逊不仅在深圳举行全球开店跨境峰会,还启动了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创新中心,这是亚马逊全球开店在全球的首个创新中心。
最近出炉的中国跨境电商品牌影响力百强榜显示,深圳上榜的品牌数量最多,达到了52个,远高于广州(9个)、北京(6个)和苏州(6个)等城市。
之所以品类如此集中,是因为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雄厚,供应链非常完善,孕育了一大批电子信息产品品牌。
就拿排名第20位的UGREEN(绿联)来说,创业之初,绿联主营业务是为国外客户代工生产数据线。
以此为起点,绿联依托深圳强大的电子信息产品供应链,逐渐将产品线扩展至传输、音视频、充电、移动周边、存储等品类。
如今,绿联科技已成长为一家集3C消费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知名企业,2023年营业收入超过48.03亿元,2021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8.05%。
物流配套是否完善,决定了能否将国内的货物尽快的配送到海外消费者,也是一座城市跨境电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方面,积极搭建“中欧班列”、“空中通道”、“海上邮路”等物流路径,其中,深圳“湾区号”中欧班列已开通18条出口线路,深圳机场全货机航点已达59个,深圳港开通24条跨境电商“海上快线”。
另一方面,布局遍布海外仓,已在全球建设运营的海外仓数量超350个,建设面积超过380万平方米,打通跨境电商“最后一公里”。
为此,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阳光化”概念,出台《关于鼓励企业参与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申报阳光化试点实施细则》,搭建阳光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支持中小跨境电商企业降低合规申报成本,引导企业自主申报备案,解决企业数、税、汇、贷的合规化问题,为跨境电商发展保驾护航。
回归我国出口贸易,经历了从老三样(服装、家具和家电)到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
以“新三样”为例,2023年深圳出口887.6亿元,占我国总出口(1.06万亿元)近十分之一。
具体来看,总部位于深圳的比亚迪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公司,拉动深圳出口电动载人汽车195.1亿元。
深圳是我国重要的锂电池生产基地,集聚了比亚迪、欣旺达、比克电池等4000多家相关企业,出口锂电池660.1亿元。
就拿服装来说,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深圳抓住香港服装产业转移契机,凭借人力优势发展成衣的加工业,逐步建立起服装产业集群。
现在,深圳的劳动力成本虽不占优势,但仍然集聚2500家服装品牌企业,其中90%以上为自有品牌,年销售总额接近270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
在我们看来,深圳始终坚持产业为本,同时以科技创新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形成了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物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