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月30日电(李爱平 武雅丽 郭纳 蔡亚军)随着汽笛长鸣,一列满载着日用百货、家用电器的中欧班列缓缓通过二连浩特口岸驶向欧洲大陆,将“中国制造”送向世界各地。
2023年,锡林郭勒盟外贸进出口持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锡林郭勒盟(包含二连浩特)外贸进出口115.6亿元,较2022年增长62.6%,高于同期全区外贸进出口增速32.2个百分点。
2023年,经二连浩特口岸出入境中欧班列3294列,货运量335万吨,货值达到约5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30.29%、37.39%。自2013年首列“蓉欧”班列开行以来,班列线条,货物从最开始的手机、电脑等IT产品逐渐拓展到汽车整车及配件、机电机械设备、家具、建材等万余种。
一列列中欧班列驶出二连浩特口岸,通江达海时,在600公里外的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车辆正在有序驶入国门。
据海关统计,2023年,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进出境货运量260.38万吨,为同期的21.48倍,其中进口257.29万吨,为同期的24.9倍,出口3.09万吨,为同期的1.73倍。进出口货运量持续保持历史高位。
锡林郭勒盟作为自治区唯一一个拥有两个国际口岸的盟市,“一盟两海关”的布局使其在全面扩大开放、更好融入“一带一路”、更快建设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和巨大潜力。
在北京大风家禽育种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多伦县第一饲养场的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将41760枚“罗斯”父母代肉鸡种蛋分装至纸箱中。
该批种蛋由东乌海关办理属地检验业务后,从多伦县出发,经由二连浩特口岸最终运送至蒙古国饲养场进行孵化、培育,可以培养出3万余只商品肉鸡,这不仅是锡林郭勒盟首次出口肉鸡种蛋,也是自治区首次出口肉鸡种蛋。
锡盟对外开放步入创新驱动发展的“快车道”。2024年,二连海关、东乌海关将全力打造聚焦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能源资源进口等外贸特点的开放格局,拓市场、拿订单,助力“锡”字号企业走出去。(完)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