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千户苗寨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九个一”
时间:2023-08-27 19:33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苗寨,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依托优秀的乡村遗产资源,以“文化赋能,价值再生”,走出了一条文化兴则村寨兴的蝶变之路,与此同时,也通过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团结进步。近年来,以“搭平台、创展馆、设法庭、做研学、出体验、炼解说、建广场、搞交流、办论坛”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九个一”为抓手,助推各民族同胞在西江千户苗寨共居共业共乐,不断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等平台的建立,汇集了多位相关科研人员,为西江苗寨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凝聚起人才力量。

  2016年,在贵州民族大学、雷山县委县政府和西江旅游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国内首个民族特色村寨研究机构——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得以成立。2023年,黔东南州民宗委和雷山县民宗局分别在研究院设立“黔东南州铸牢中华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和“雷山县铸牢中华共同体意识研学基地”。

  这些基地平台的建立,汇集了中央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相关科研人员20多名,本着“讲好乡村振兴好故事,民族团结好故事”的目标定位,基地平台科研人员多层次、多渠道积极开展研究与实践工作,为西江苗寨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凝聚起人才力量。

  为了讲好自2008年旅游开发以来,尤其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西江千户苗寨乡村振兴好故事、民族团结好故事,2023年,在相关高校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西江乡村振兴·民族团结交流馆”建设完成。

  交流馆以“民族文化铺就民族乡村振兴路,旅游促融民族团结一家亲”为题,集文化交流、民族团结展示和研究成果呈现为一体,成为西江苗寨唯一聚焦民族团结的交流展示场所。自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通过参观游览、现场交流,不仅让游客了解到西江苗寨的十年蝶变,也升华了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打造治理基层、造福群众的司法服务前沿阵地,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法庭建设与法治建设,2023年,西江千户苗寨设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法庭。

  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法庭设立以来,积极打造“双语法官”“乡音法官”队伍,指导和培训民间调解队伍,构建更加有效、更有特色的多元解纷机制,有效提升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和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为雷山县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贡献法院智慧和力量。

  开设研学课程,先后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举行研学活动200多场。

  近年来西江苗寨旅游转型迅速,为了满足游客不断变化的需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宗委、雷山县民宗局、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和贵州民族大学一道,依托教育部新农科项目、贵州省劳动教育基地等科研平台优势,积极开展文化及民族团结研学活动。

  到2023年,基地平台开设《减贫致富的西江模式》《银饰》《苗绣》《民族团结的“西江实践”》等多门研学课程,先后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举行研学活动200多场,参与师生超过了6000多人。通过现场体验、导师讲解等方式,不断在各民族学子心中播下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文化种子。

  西江千户苗寨饮食文化十分丰富,其中的十二道拦门酒、高山流水敬酒礼等酒礼酒仪蕴藏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待客之道和好客精神,是最能彰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旅游体验载体。

  为继续深耕文化体验产品,讲好民族团结故事,2022年,基地平台和高山流水敬酒礼发源地——阿浓苗家共同继续挖掘提炼“高山流水”。经过挖掘提炼后,“高山流水”集苗歌、汉歌、彝歌、藏歌、侗歌为一体。通过该体验产品的文化共融、主客互动、情感共鸣,不断地促进了各民族同胞情感上的心心相通,心理上的共鸣共情。

  作为中华文化的构成,西江千户苗寨的民族乡村文化和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同根同源。经过十多年的旅游开发,西江千户苗寨已经形成了多民族共居共业共游格局;西江苗寨许多文化体验产品的打造,都是由多种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融合而成。

  为了讲好民族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好故事,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3年,雷山县民宗局、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和西江旅游公司一道,适当对西江原有导游词进行提炼和完善,将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融于导游词中。从而以“先讲主干再讲枝叶、先讲共性再讲个性”的全新解说方式,不断传播民族旅游地优秀传统文化好故事、民族团结一家亲好故事。

  西江苗寨素有歌的天堂,舞的海洋之美誉,尤其每有重要活动、节日庆典,都要举行吹芦笙曲、跳铜鼓舞的群众文化活动,而寨子中心的“芦笙场”就是歌舞活动中心。

  为了加强主客互动,彰显民族团结精神,2023年,雷山县民宗局、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和西江旅游公司对芦笙场进行了二次提升,将其打造为“民族团结广场”,同时推出民族交融、同心齐步的民族团结舞。目前民族团结舞每天上午、下午举行1次,每次都有两三百名游客参与其中,其气氛热烈,互动性强,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天下一家的精神气质。

  为了搭建起西江千户苗寨对外讲好乡村振兴好故事、民族团结好故事的文化桥梁。2016年,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江千户苗寨首个文化交流空间“西江讲堂”顺利建成。

  到2023年3月,西江讲堂已先后举办“清华学子西江发展座谈会”“复旦学子西江发展座谈会”“南开学子西江非遗座谈会”“西江苗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交流会”等近百场文化交流活动,参会人数高达数万人。通过交流座谈,既凝聚了社会各界对西江苗寨乡村振兴的智慧力量,也不断地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为了从学理上研讨民族地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等议题,讲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地方经验。从2022年起,在相关高校以及省州县民宗部门的支持下,举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江论坛”。

  论坛以一年一届,一届一主题的方式,搭建起学界、政界共同研讨民族团结的学术高端论坛。2022年首届“西江论坛”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共有省内外多所高校专家学者以及州县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参加,对推进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