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的时候正是二伏。“头伏萝卜二伏菜”,大明川旁边的地里,乡亲们正在腾地,还有人推着小车运农家肥。
大明川,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作为景区的它有个响亮的全名:“锦绣大明川”。我稍事休息,来到“舞台”,这是大明川平日里搞演出的地方。我约的朋友还没聚齐,就随处转一转,在这里碰到了二军。
二军是我这次在大明川结识的当地朋友,在景区干些杂活儿。初见时,他不算健谈,知道了我是来看大明川、写大明川的,话才多了起来。他说:“我就喜欢和写字好的人在一块儿。”他把会写文章的人叫“写字好”。
夜降临时,大明川一川灯火。孩子们在嬉闹,舞台那里摇曳着灯火。热闹是年轻人的事。我更愿意在夜色中随意走,三五个好友相逢,正好聊叙。暑气随着夜晚的降临,也如夕阳一样往下蹭,到了晚上是要盖被子睡觉的。
二军和我们一行人熟了,跟着我们一路聊。他们村挨着大明川,在村里人记忆中,这里只是慈河边的一片荒地。没想到,如今河滩岸边竟吸引了这么多游客,花花绿绿的衣服配着花花绿绿的帐篷,让村里人一时目不暇接。
见的人多了,二军的心思也活泛了。他给媳妇和女儿都买了漂亮的裙子。女儿很开心,媳妇却不买账,说一个庄稼人哪有穿着裙子去种地的?听到这里,我们都哈哈笑了。自从大明川走红后,当地的年轻男女都开始注意捯饬自己了。这是对美的追求。看来,大明川人气带动的不仅仅是经济,还有眼界和审美。
二军说,他们以前只是从电视里看大城市,现在不出村不出川,就能看到大城市来的人,一队一队有说有笑地走进来。二军每天穿着景区统一发的蓝色半袖工作服,派头十足。早晨出村的时候,他会主动和村里人打招呼。
的确,以前没有这个景区、没有游客,村里人都是要出去打工的。有了大明川,省了两头跑,守着老人孩子,地也不耽误种。慈河边现在还建起了树桥公园,在粗杨树上建桥,那桥走起来晃晃荡荡,却很受游客的欢迎。桥、树、花、溪水、房车……组成了一个不一样的大明川,热闹的大明川。
晚上的人越来越多,各种文艺活动伴随夜色而起。我们坐在井盖上歇息。倒不是因为找不到座位,而是那井盖上画着漂亮的装饰画,让人忍不住想亲近。那些装饰画是大明川的员工自己画的。下午我和这位自学成才的“画家”聊了一会儿,还参观了他在小火车隧道里画的荧光彩绘、在“快乐农场”画的轮胎画。这些种地的庄稼汉,在大明川热闹起来之后,各种手艺和“艺术才能”都有了用武之地。二军指着夜晚的大明川灯火说:“这里面的活儿,基本都是我们自己干的。会啥干啥,不会啥就学,都干成了!”
“瞎讲。我和省城来的老师在一块儿,说咱锦绣大明川哩!下午采访画画的那个戴眼镜的老师?你忘啦?”
二军把手机挂了。他不好意思地说:“媳妇不放心,让我回去路上慢点儿!她也在大明川上班。每天早起种菜,种完菜,不耽误上班。”
我送二军回去。他的家不远,为了陪我已经耽误了回家吃晚饭。那里有他的家人在等着他,他们明天还要一起坐着通勤车来上班……这样的夫妻、兄弟、父子、母子,在大明川上班的很多,他是其中的一个。
夜晚的大明川没有休息的意思,音乐一直伴随着夜色。草地上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树林里有人野餐,有情侣在拉着手漫步,有退休老人带着儿孙在这里过周末,有放暑假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研学,还有青年们在团建……大明川的蝉更是富有激情,整夜不歇地欢鸣。
人民网北京9月8日电 (记者韦衍行)一段讲述人和土地的乡土故事,一个奋力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的生动缩影……9月7日晚,由中国煤矿文工团、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话剧《温暖的味道》在北京中央歌剧院正式首演。 话剧《温暖的味道》由靳东、刘敏涛、张晞临主演,以黄河沿岸历史悠久的“塬底下村”为背景展开叙述。…
人民网北京9月6日电 (记者刘颖颖)9月5日,北京人艺发布今年重新升级的“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各项活动。此次邀请展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境”为主题,呼应“心无界、境自远”(Free Our Mind)的文化意涵,将于10月11日至11月10日为期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在北京人艺的首都剧场、曹禺剧场、人艺小剧场、菊隐剧场四个剧场八个空间举办包括开幕式、戏剧演出、高清影像放映、国际戏剧研讨会、艺术讲座以及专题展览等6大板块40余场精彩活动。…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