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DNA颠覆马“家谱”
时间:2024-10-10 07:08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更多简介 +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体系包括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点部署科研专项、科技人才专项、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平台专项5类一级专项,实行分类定位、分级管理。

  为方便科研人员全面快捷了解院级科技专项信息并进行项目申报等相关操作,特搭建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了解科技专项更多内容,请点击进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始建于1978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实行“科教融合”的办学体制,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共有、共治、共享、共赢,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独具特色的研究型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简称“上科大”),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2013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上科大秉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办学方针,实现科技与教育、科教与产业、科教与创业的融合,是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马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它彻底变革了人们的旅行、耕作甚至发动战争的方式。然而,每当我们认为已经回答了这些动物从何而来的问题时,总会有一项研究又将我们带回了原点。情况确实如此,对远古马的脱氧核糖核酸(DNA)进行的大量新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推翻了目前的理论,即现代马在5000多年前出现于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地区。相反,这项新的研究表明,现代马来自于一个尚未被发现的种系。这项研究还表明,世界上唯一现存的野生马,被称为普氏野马,并不是真正的野生动物。它其实是驯化马的后代,目前已经没有纯种野马存世。

  “这篇论文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于现代马起源的看法。”并未参与该项研究的美国圣保罗市明尼苏达大学兽医学院兽医和马遗传学家MollyMcCue说,“这是一项令人兴奋和惊讶的发现。”

  研究人员通过系统发育学分析发现,普氏野马的祖先是大约5500年前生活在今天哈萨克斯坦北部的波泰人驯化过的一种马。此前,波泰马被认为是所有现代驯化马的祖先,但对各种马样本的DNA分析结果表明,波泰马并非现代驯化马的祖先,而是普氏野马的祖先。

  主持研究的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分子考古学教授LudovicOrlando说:“过去认为普氏野马是地球上最后一种野马,但它们实际上是最早驯化马的后代,这种马后来因受到人类的压力而逃回荒野,在野外生存数千年。”

  Orlando表示:“我希望能够在驯化开始的时候便抓住古代马进化的过程。”他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波泰动物考古学家AlanOutram进行了合作。而最终的结果“真的让人很震惊”。Orlando说。

  普氏野马一度濒临灭绝,后经培育并放回欧亚草原,目前大约2000只普氏野马是20世纪初捕获的15只普氏野马的后代。

  论文共同作者、美国堪萨斯大学的SandraOlsen说,过去生物学家错以为普氏野马属于野生动物,部分原因在于这些马有竖立的马鬃,这被认为是野马的特征,而且其褐色的皮肤与冰河时代法国和西班牙岩洞壁画中的野马类似。

  但现在基因证据显示普氏野马的祖先是波泰马。考古学证据表明,波泰马是家养的,因为波泰人不仅吃马肉,而且喝马奶,在波泰人的村落遗址里还发现了马栏。

  研究人员在2月22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Outram说:“我们现在发现,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没有真正的野马了。”

  Olsen说,新发现又带来了新问题,在认为现代驯化马不是起源于普氏野马后,还要继续寻找现代驯化马的真正起源。她认为,在历史上人类曾两次驯化马,驯化了两个略有差异的种或不同亚种。

  “我们现在又回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上——究竟谁是现代马的祖先,谁是早期驯化它们的人?”并未参与该项研究的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学院马类学家EmmelineHill说。这项新研究意味着其他的马可能在这些古老的基因组中有所表达,这表明“马的驯化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很多阶段——实验、失败和成功”。列克星敦市肯塔基大学格鲁克马研究中心遗传学家ErnestBailey说。

  Outram推测,除了乌拉尔山脉东部的波泰马之外,由于人类迁徙的原因,在乌拉尔山脉的西部可能也有被成功驯化的马匹出现。

  但由于距今5000年到4000年前的DNA样本缺乏,所以Orlando和他的同事们正在收集更多的数据。然而另一种DNA可能会对他们的工作有所帮助,那就是当时人类的DNA,后者能够透露详细的迁徙和人口模式信息。事实上,他们已经从一项尚未发表的研究中得到了一些证据。但Outram对这一工作保持沉默。“我现在什么也不能说。”

  马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它彻底变革了人们的旅行、耕作甚至发动战争的方式。然而,每当我们认为已经回答了这些动物从何而来的问题时,总会有一项研究又将我们带回了原点。情况确实如此,对远古马的脱氧核糖核酸(DNA)进行的大量新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推翻了目前的理论,即现代马在5000多年前出现于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地区。相反,这项新的研究表明,现代马来自于一个尚未被发现的种系。这项研究还表明,世界上唯一现存的野生马,被称为普氏野马,并不是真正的野生动物。它其实是驯化马的后代,目前已经没有纯种野马存世。

  “这篇论文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于现代马起源的看法。”并未参与该项研究的美国圣保罗市明尼苏达大学兽医学院兽医和马遗传学家Molly McCue说,“这是一项令人兴奋和惊讶的发现。”

  研究人员通过系统发育学分析发现,普氏野马的祖先是大约5500年前生活在今天哈萨克斯坦北部的波泰人驯化过的一种马。此前,波泰马被认为是所有现代驯化马的祖先,但对各种马样本的DNA分析结果表明,波泰马并非现代驯化马的祖先,而是普氏野马的祖先。

  主持研究的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分子考古学教授Ludovic Orlando说:“过去认为普氏野马是地球上最后一种野马,但它们实际上是最早驯化马的后代,这种马后来因受到人类的压力而逃回荒野,在野外生存数千年。”

  Orlando表示:“我希望能够在驯化开始的时候便抓住古代马进化的过程。”他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波泰动物考古学家Alan Outram进行了合作。而最终的结果“真的让人很震惊”。Orlando说。

  普氏野马一度濒临灭绝,后经培育并放回欧亚草原,目前大约2000只普氏野马是20世纪初捕获的15只普氏野马的后代。

  论文共同作者、美国堪萨斯大学的Sandra Olsen说,过去生物学家错以为普氏野马属于野生动物,部分原因在于这些马有竖立的马鬃,这被认为是野马的特征,而且其褐色的皮肤与冰河时代法国和西班牙岩洞壁画中的野马类似。

  但现在基因证据显示普氏野马的祖先是波泰马。考古学证据表明,波泰马是家养的,因为波泰人不仅吃马肉,而且喝马奶,在波泰人的村落遗址里还发现了马栏。

  研究人员在2月22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Outram说:“我们现在发现,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没有真正的野马了。”

  Olsen说,新发现又带来了新问题,在认为现代驯化马不是起源于普氏野马后,还要继续寻找现代驯化马的真正起源。她认为,在历史上人类曾两次驯化马,驯化了两个略有差异的种或不同亚种。

  “我们现在又回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上——究竟谁是现代马的祖先,谁是早期驯化它们的人?”并未参与该项研究的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学院马类学家Emmeline Hill说。这项新研究意味着其他的马可能在这些古老的基因组中有所表达,这表明“马的驯化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很多阶段——实验、失败和成功”。列克星敦市肯塔基大学格鲁克马研究中心遗传学家Ernest Bailey说。

  Outram推测,除了乌拉尔山脉东部的波泰马之外,由于人类迁徙的原因,在乌拉尔山脉的西部可能也有被成功驯化的马匹出现。

  但由于距今5000年到4000年前的DNA样本缺乏,所以Orlando和他的同事们正在收集更多的数据。然而另一种DNA可能会对他们的工作有所帮助,那就是当时人类的DNA,后者能够透露详细的迁徙和人口模式信息。事实上,他们已经从一项尚未发表的研究中得到了一些证据。但Outram对这一工作保持沉默。“我现在什么也不能说。”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