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了篇以色列国家民族构成的文章,结果有人建议,应该接着讲讲为什么在很多场合,犹太男性头上都要戴个小圆帽,他们的帽子又是如何固定的?
虽然以色列素来对外宣称自己是犹太国,但它实际上却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除了主体民族犹太人(约为75%),以色列的第二大族群就是阿拉伯人(约23%),同时还分布着一定规模的亚美尼亚人(天主教徒为主)、少量的切尔克斯人(突厥血统的高加索人,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但有一个特例是,以色列的极端正统派犹太人,目前依旧还是不用服兵役的(此派别除了以色列,在全球多国都有分布),他们的人生只有两个主要活动——念经和生娃。
而且,一些极端正统派的已婚女还必须削掉头发,余生只能留光头。出门的时候则裹着头巾或者用假发遮挡自己光秃秃的脑袋。
比如下图,就是德剧《离经叛道 》(Unorthodox)中,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极端正统派新娘子在婚礼过后马上被剃掉秀发的情节。
不过,那些极端正统派已婚女性剃光头后出门再裹头巾或者戴假发,一方面可能是出于美观的考虑;但更多的,其实还是来自宗教的规矩。
大家都知道,三大“一神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均源于中东地区。后两者的母体均为犹太教。
比如,无论是犹太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他们都讲究头上有天,天上有神,因此不可“光头”以对,否则就是对神的大不敬,应该用帽子或者头巾相隔。
像基督教的两大分支东正教,天主教和东正教,也都存在着女性进教堂戴巾或者头纱的传统,但不必包裹很严实,轻轻一搭即可,露头发没有问题。
对于一些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保守群体的男性来说,他们只要出门,就会上戴个小帽,以示对神的敬畏之心。
而且,出于美观的考虑,很多小帽都把会发卡做在里面,更为隐形。所以,外人如果不趴上去仔细看,是察觉不出来的。
因为大部分犹太人都是卷发,隐形发梳的固定性还是不错的;但如果换成咱们东方人这种柔顺的直发,可能就有点费劲了。
后面看,也是很小的一个——因为以色列议会内阁中存在着阿拉伯复兴,阿拉伯联合和阿拉伯拉姆党等多个党派的议员,为了照顾“少数民族”的感情,他这个帽子做得比较小。
比如,刚才说的这个以色列前总理贝内特,他在某次客串电视节目时就曾自嘲道——之前有回出席活动时,正好赶上双面胶用光了,于是他急中生智拿了一小片口香糖把圆帽黏在了头上。他笑言,要学会就地取材,随机应变。
这个犹太男性的小圆帽,在希伯来语中叫“基帕”(Kipa),意为“遮盖”,用意是表示对上帝的敬畏。
而且,即便是非犹太族群的男性去了犹太教圣地,也要按规矩戴上小帽子,以表达对犹太人的神灵的民俗的尊敬。
比如,内塔尼亚胡在国会公开念诵《圣经-旧约》的时候,就佩戴了犹太圆帽——看样子,圆帽戴似乎的不是很稳,还得自己用手摁住。应该是暂时装装样子,念完后摘掉即可。
不过,随着最近几年来,以色列犹太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像贝内特这样各种场合都一直坚持戴着宗教意义小帽的犹太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不过,贝内特这类的犹太人,虽然宗教热情很高,但仍属于世俗犹太人,如果换成前面说得那种“极端正统派”犹太人,相关规矩,则要严格的多——大帽子里面还套着小帽子。
近年来,因为全球变暖,夏天愈发炎热的缘故,美国纽约的极端正统派——哈西德派男性被允许,在那顶黑色帽子开几个不太明显的“透气孔”。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