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唯)9月10日,记者从贵阳高新区获悉,围绕中央、省和贵阳市有关要求,结合省委办公厅《关於厉行节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為》通知精神,该区机关食堂严格把控每日採购数量,降低因囤积腐烂变质造成的损耗,从源头上杜绝餐饮浪费。
“我们建立了一个订餐微信群,各部门每天都会将当日中餐及加班用餐人数统计在协同的工作表格中,方便我们动态掌握用餐人数,及时调整食材採购及餐食制作的数量,通过‘少量多次’的出菜,降低因菜量过剩產生的浪费。此外,我们要求厨师注重提供健康美味的菜肴,避免因菜品口味不佳造成的浪费。”
贵阳高新区机关食堂管理人员潘啟平表示,“吃多少取多少”一直是全区干部职工的用餐常态。眼下,食堂管理方还在餐盘收集处安装了摄像头,进一步督促大家节约粮食。
时至中午,记者在贵阳市花果园、逸天城等商圈多家餐馆看到,“使用公筷”“光盘行动”等文明用餐标语满眼皆是,倡导食客适量点餐、适度消费,服务人员则当好食客的“参谋”,在点餐、加餐等环节给予温馨提示,对餐后剩余较多的菜品免费提供打包餐盒,避免造成食物浪费。
“今年初,餐饮业因疫情影响受到不小冲击,这让我们更加珍惜食材。在征求顾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我们已推出‘半份菜’‘小份菜’服务,既满足顾客多元化尝鲜的需求,又可以减少‘舌尖上的浪费’,受到顾客的好评。”花果园购物中心一家餐厅负责人王腾说,作為餐饮行业从业者,有义务从自身做起,引导消费者营造文明用餐的良好氛围。
家住贵阳市白云区平安小区的刘宇轩是外卖“常客”。“过去,常因贪图商家推出的满减优惠等活动而下单,造成食物浪费。现在,全社会提倡拒绝餐饮浪费,我身边很多人也开始加入到节约用餐的行列中,基本能做到节制消费、按需下单。”刘宇轩拿出手机告诉记者:“这是我前天点的一单外卖,裡面特别备注了‘米饭减半’用以提醒商家。”
“以前买菜做饭,為了图省事一次买几天的用量,结果很多菜还没吃就放蔫了。现在是‘当天菜、当天买’,既新鲜也不佔冰箱。”贵阳市民邓林说,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并不意味着可以浪费粮食,大家应该从日常做起、从点滴做起,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