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则国强,少年强则国强。三中教育集团附小东校区持续完善研学课程体系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了使同学们近距离感受航天科技的魅力,进一步拓宽视野,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了解我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及其背后的艰苦付出,5月16日,附小东校区三至六年级师生共同来到弘文航空航天研学基地,开展为期一天的研学活动。一场集科普教育、实践创新、安全体验于一体的研学实践活动就此拉开帷幕。
清晨六点二十分,附小东校区师生准时在操场集合,少先队员列队整齐、精神抖擞。校长薄江艳发表致辞,对同学们提出期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旅行都是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有效途径。研学,是行走的课堂,它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玩与参观,而是一次开阔眼界、品味人生的成长之旅。希望同学们在此次活动中亲身体验、用心感悟、学有所得。随后少先队员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满心期待,意气风发,踏歌而行,向快乐出发。
抵达基地后,首先举行开营仪式,副校长乔波讲话并做出要求:希望同学们在本次研学活动中能够开拓视野,收获与平时课堂上不一样的知识。少先队员代表史钰涵呼吁大家要文明研学,做到研有所思、学有所获。
在弘文航空航天研学营地,孩子们首先步入了知识的海洋——航空航天科普展厅。专业的讲解员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引领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回溯人类航天史上的辉煌瞬间,从莱特兄弟的飞行梦想,再到中国航天的崛起之路,让孩子们对航空航天事业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同时,通过近距离接触航空航天模型、实物展品,同学们可以直观领悟国产大飞机、中国空间站、火箭家族以及人造卫星等领域的前沿科技,激发了他们对航天科技的浓厚兴趣与无限遐想。
无人机的课堂更是激发起了学生对科技进步极大兴趣。老师讲解了包括无人机定义、飞行原理和无人机操控实操等内容。学生们亲手操作无人机,感受飞行乐趣。通过实际操作和情境体验,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
深入航天科普展厅,东方红卫星、长征运载火箭、中国空间站......各种航天模型展品整齐排列,队员们跟随讲解老师的脚步,共学航天知识,了解有趣的太空奥秘,身临其境的感受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和工作。
在这里,同学们认识了新奇的飞行设备——阻力伞,它是用来减小飞机着陆时滑跑速度的伞状工具。队员们通过阻力伞跑步团体赛,深度理解了阻力伞与飞行速度、风速的关系,培养了自己不畏困难,勇敢前行的精神。
同学们来到劳动实践手工制作环节,亲手打造属于自己的航空器——直升机。在专业导师的悉心指导下,队员们认真细心拼装,将平日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体验了一次从图纸到实物的奇妙转变。当一架架直升机模型在手中诞生,孩子们脸上洋溢出的成就感与喜悦之情。此刻,他们不仅是知识的接收者,更是创新的实践者,亲手编织起属于自己的“飞天”梦想。
研学活动中,营地特别安排了中小学生安全VR体验环节。借助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孩子们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校园欺凌、火灾逃生、交通安全等情境模拟中,亲身体验并学习应对各类突发情况的方法。
此次研学活动,同学们在科普、实践、体验中收获了知识,锤炼了技能,激发了创新精神,更在心中播下了航天梦想的种子。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未来的航天小使者,在知识的滋养下,用智慧与勇气,逐梦星辰大海,共绘航天未来!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