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执法添温度城市充满烟火气
时间:2025-06-17 14:00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早上7点,城关区酒泉路街道畅家巷的老槐树下,41岁的瓜农魏德伟将自家的西瓜整齐码放在小货车上。一张印有专属二维码的临时摊点証格外醒目,摊主姓名、摊点位置、车辆牌照、发証机关等信息一目了然。

  6月15日,兰州市应季自產自销瓜果临时摊点“开摊”,瓜农们带着专属的临时摊点証,以规范有序的姿态,奏响了城市治理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的新旋律,让兰州的街头巷尾在焕发勃勃生机的同时,更显文明与温度。

  “您看这是自家种的瓜,昨晚刚从什川摘的,特别新鲜!”见到第一位顾客,魏德伟熟练地递上袋子。市民王阿姨拎着刚买的西瓜,指着临时摊点証上的二维码笑瞇了眼:“扫描二维码能对他们的服务进行评价,还能给城市管理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而且摆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吃着放心多了。”

  不远处,城关区酒泉路街道综合执法队副队长张泽中正在附近巡查。“魏师傅,今天第一天出摊,记得保持摊位周边卫生啊。”张泽中的语气带着关切,帮魏德伟调整了垃圾桶的位置并叮嘱了摆放要求。

  这样的场景正在兰州主城区424处背街小巷同步上演。兰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景观科副科长石晓波介绍,今年应季自產自销瓜果临时摊点全面执行“两包四必三禁”标准要求,即包卫生、包秩序,必须亮証销售、必须在登记的地点销售、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摆放整齐、必须配备垃圾桶及清洁工具,严禁摆放杂物、严禁乱扔垃圾、严禁搭售非农產品,确保摊点设置规范有序。

  在城关区酒泉路街道综合执法队办公室,瓜农梁小军正在办理摊位申请。“以前在路边摆摊,见着城管就想跑,现在有了固定摊位,心裡踏实多了,自家种的瓜又好吃又便宜,能有不少回头客呢!”他摊开村委会开具的自產自销証明,并递上身份証,工作人员熟练地将信息录入兰州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并告知梁小军在出摊首日早晨会将临时摊点証送到他手中。

  “今年我们优化了申请流程,农户隻需带上身份証和村委会开具的自產自销証明,跑一趟街道综合执法队就能办完所有手续。”城关区酒泉路街道综合执法队副队长张泽中正滑动电脑屏幕,展示着最近办理临时摊点的农户信息,“每个摊点的位置、经营品种都录入了数据库,方便后期管理。”

  為解决本地农户自產瓜果销售难题,满足市民就近购买需求,兰州市城管委精准回应民生需求。“我们会同市公安交警部门及各区城管部门测量了424处点位的人流量、车流量,确保摊位设置在不影响消防救援和交通出行的前提下,方便市民买瓜、瓜农卖瓜。”石晓波展示着近两个月的现场勘查数据向记者介绍。

  “我们现在推行721工作法,70%的问题用服务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解决。”七裡河区土门墩街道综合执法队员孟业璽说,“即使要执法,也得先做好普法工作。我们会向瓜农耐心讲解临时摊点的申请流程,帮助他们尽快申请到临时摊点証﹔同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摊位设置规则,确保摊点设置有序、卫生干净整洁。”

  七裡河区土门墩街道的“城管+商户”微信群异常活跃。“@所有人,近期天气炎热,大家带上遮阳棚,但是请注意遮阳棚不能超出摊位线,不然会影响行人走路。”管理员刚发出提醒,就有农户回復:“收到,谢谢关心。”孟业璽介绍,微信群不仅用於通知事项,还能收集农户诉求,让临时摊点的管理更有温度。

  从晨光中的第一声吆喝到夜幕下的最后一笔交易,兰州的瓜果临时摊点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既输送着民生养分,也展现着治理智慧。当制度的刚性与服务的柔性在街巷中融合,一幅新时代的城市烟火图正在徐徐展开。正如石晓波所说:“我们追求的不是简单的整齐划一,而是充满活力的‘有序烟火’。这背后,是城管与瓜农的双向奔赴,从而实现助农惠民与城市治理双赢。”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