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金融活水”浇灌。8月26日,记者从市经济信息委日前召开的第三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第一次调度会获悉,当前重庆市正在建设“1+7+X+N+5”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投融资服务体系,以此适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投融资需求。
今年7月,工信部、财政部等多部委联合印发第三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名单,重庆市巴南、万州、两江新区、江津、涪陵5个区上榜。
“我们以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以上述5个区作为先导区,形成以点带面、强化协同,推动产融合作,深化建设制造业‘1+7+X+N+5’投融资服务体系。”市经济信息委负责人表示,其中“1”即1个方案,构建完善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投融资服务行动方案;“7”即7种渠道,包括打通全市制造业银行信贷、基金、担保、保险、发债、租赁、上市等7类投融资渠道;“X”即若干类别的金融产品及服务;“N”即若干项投融资配套支持政策;“5”即5类服务机制,包括健全政银企合作、上市培育、融资担保、统筹协调、督导评价等。
对于纳入此次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名单的5个区,市经济信息委将协同各试点区组建专班,统筹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及企业推动实施试点,找到产融结合落脚点,体现特色化、差异化和辨识度。其中,巴南将重点围绕生物医药开展试点,万州突出绿色金融,两江新区以股权基金、科技金融为重点,江津、涪陵着重开展中小企业普惠金融服务。
另外重庆市还将结合数字重庆建设以及亩均论英雄等改革事项,围绕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5条、“技改专项贷”20条等相关政策措施,迭代升级并持续优化此次试点。比如结合数字重庆建设“企业运行风险预警一件事”,建立产业金融风险模型,做好产业风险和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同时及时总结典型经验案例和突破性进展及标志性成果,形成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