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和OpenAI宣布签署意向书,达成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双方计划为OpenAI的下一代AI基础设施部署至少10吉瓦的NVIDIA系统,用于训练和运行其下一代模型,从而部署超级智能。为支持数据中心和电力容量部署,NVIDIA计划随着新系统的部署,逐步向OpenAI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第一阶段部署预计将于2026年下半年在NVIDIAVeraRubin平台上线万块图形处理器,约等于英伟达今年的出货总量。
美光科技公告2025财年第四财季业绩。公司实现营收113.2亿美元,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22%,实现调整后营业利润40亿美元,同比增长127%;调整后的稀释后每股收益为3.03美元,同比增长157%。DRAM收入为90亿美元,同比增长69%,环比增长27%,约占总营收的79%。NAND收入为23亿美元,同比下降5%,环比增长5%,约占总营收的20%;HBM收入增长至近20亿美元。预计2026财年第一财季营收将位于122亿至128亿美元区间。
阿里巴巴正积极推进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的投入。9月24日阿里巴巴正式推出其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模型Qwen3-Max。正式版本在代码能力和智能体能力方面进一步提升,在涵盖知识、推理、编程、指令遵循、人类偏好对齐、智能体任务和多语言理解的全面基准测试中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为了迎接ASI时代的到来,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意味着阿里云算力投入将指数级提升。
GPU头部企业摩尔线程科创板IPO上会审议获通过。公司成立于2020年,已成功推出四代GPU架构,并拓展出覆盖AI智算、云计算、个人智算等应用领域的计算加速产品矩阵。基于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率先实现了单芯片架构同时支持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和科学计算、超高清视频编解码的技术突破。2022年、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0.46亿元、1.24亿元、4.38亿元,2025年1-6月营收为7.02亿元。
投资建议:华为正式发布《智能世界2035》与《全球数智化指数2025》两份报告,指出通用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十年最具变革性的技术驱动力。预测到2035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将实现高达10万倍的增长。持续看好国产算力芯片的全产业链,从设计、制造到封测测试以及上游的设备材料,建议关注国产芯片全产业链,重点标的包括:中芯国际、华虹公司、寒武纪-U、海光信息、芯原股份、盛科通信-U、翱捷科技-U、云天励飞-U等。随着下游需求持续回暖,上游材料价格持续上行,建议持续关注AIPCB产业链标的:胜宏科技、沪电股份、生益电子、生益科技、鹏鼎控股、景旺电子、广合科技、德福科技、鼎泰高科、大族数控、宏和科技、菲利华等。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和行业波动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