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便快捷的方法找您到您需要的素材!
当前位置:主页 > 起重机械 >

《海的尽头是草原》:专属于中国的浪漫专属于中华民族的大爱

发布时间:2022-09-17| 来源:未知 | 浏览量: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第一次听到《海的尽头是草原》这个标题的时候都很困惑:为什么海的尽头是草原?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自然灾害,上海的育婴堂里住满了无家可归、饥肠辘辘的孤儿。时任内蒙古第一书记的乌兰夫得知后,自告奋勇收留孤儿,让草原人民抚养长大。

  从上海到内蒙古,横跨半个中国,辽阔的大草原用最包容的爱抓住了这群孩子。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各族人民也能齐心协力,谱写出只属于中国人民的浪漫。

  电影以一次意外的寻亲之旅开始。陈饰演的哥哥杜,在生命的垂暮之年,努力寻找多年前被送进草原的姐姐。

  我曾经以为,如果一定要有一生的寻亲之旅,那一定是那些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试图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去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1960年夏,在从上海接到内蒙古的孩子中,有一个3岁的小女孩叫文读书,当地干部给她取名为那仁齐格,意为“向日葵”。

  她回忆说,当年为了收养她,父母特意花了4块钱买了一斤糖,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真的是弥足珍贵。

  节目中,她说自己一直有个愿望,现在女儿终于要带她去实现了。看到她上了火车,我以为她想去上海看看她出生的地方。没想到,她在呼和浩特东站下了车。

  直到她来到乌兰夫纪念馆,向这位恩人献上她最神圣的哈达,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她早已是扎根于草原的向日葵。

  电影中,马谡饰演的母亲那仁萨小心翼翼地把草原上最珍贵的奶豆腐给了女儿,但她只能舔手指。不知道有多少人哭了,但这只是当时无数草原父母做过的事。

  我曾经读过另一个上海孤儿宝德的故事。她还说,小时候家里不富裕,有些吃的父母舍不得吃,只好留给她。所以直到她十六七岁才有人说她是“小上海”,她也是回去问了父母才知道她的身世。

  755-79000的观众中,也不乏“乡下孩子”。其中一个叫齐木格的老人说,他10岁才知道自己是南方人。

  去上海接孩子的人说,孩子都饿得皮包骨头,生怕接不顺利。但现在,看着这些年过六旬、依然精神矍铄的“乡下孩子”,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草原母亲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多少。

  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这群“乡下孩子”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他们在简单却强烈的爱中长大。正如纳林齐格所说,她从不觉得自己是孤儿。她有父母;

  就像宝德一样,她不仅深爱着她的父母,也深爱着这片土地。她说起夏天的草原有多美,连脸上的皱纹都开得像夏花一样灿烂。电影里那个放弃寻亲的姐姐杜思恒不就是草原上的向日葵吗?

  当时刚到四子王旗的28个孩子,年龄最大的只有5岁,最小的还未满周岁,都无法马上适应陌生的环境。她承担起一个母亲的责任,日夜照顾他们,从喂奶、大小便开始,直到身体健康地把他们交给养父母。

  还有一位母亲名叫张凤仙,她当时收养了六个最大的孩子,其中一个是黄志刚。他姓黄,是因为年轻时来到黄旗。

  曾经的草原母亲大多已经去世,曾经的上海孤儿如今都是老人。随着当事人渐行渐远,上个世纪发生的故事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

  对于生长在富裕年代的我们来说,可能很难真正感受到那个年代的艰辛和伟大。所以导演董成义选择了一种能让最大范围的普通人感同身受的叙事手法,让整部电影传递出一种完全不受时代限制的人文关怀。

  爱可以是宽广无边的爱,也可以是珍惜眼前人的平凡的爱。大爱不是由小爱构成的,最重要的是,是有意的。

  本来,“三千孤儿进内蒙古”就是一个历史盛事。一旦说得不好,很可能会让人觉得空虚和疏远。但影片并没有刻意呈现什么大场面,而是从大家都会感受到的亲情角度来表达。它润物细无声,让所有人的眼睛都湿润了。在中秋节放映的时候,让人特别体会到身边亲人的可贵。

  在我们的想象中,蓝天白云下的大草原是自由奔放的,草原上的风沙永远是汹涌的,所以看起来大草原上的人一定是粗犷的,但其实他们也是温柔宽容的,他们敬畏天地,相信命运,甚至在很多时候,他们比我们还要细腻。48660.

  在电影中扮演父亲的阿扬加是蒙古族人。他曾说,家乡有收养的孩子,但当地人不叫他们孤儿,叫“远房子女”。

  我想,在他们心里,这些孩子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这些孩子从来不是负担或包袱,而是上天赐予的最珍贵的礼物。

  时至今日,在全国各地,像《内蒙古三千孤儿》这样的中国式浪漫从未断绝。一个又一个“乡下孩子”永远感动着你我。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在线帮助 | 内容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