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质疑今春央视两会报道屏幕字显“代表委员齐聚共商国是”,其中“国是”应为“国事”,后来他向媒体提出,但未得到明确的答复,因此他旧话再论,认为还是“国事”为正,“国是”为谬,其主要之理在,有“国是”必有“国非”而说不通。
其实不少人都对此见过疑,生过歧见。“国是”之说最先应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开新河,政治亦展新风,人大政协组织恢复体制发挥作用。当时流行词是“少长咸集、群贤毕至”大家聚在一堂参加人大、政协两会,各阶层代表,各界别人士,商议着国家发展建设大计,探寻着治国理政的正确、合理、适用的方针、政策。我记得一位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书法家向武汉市政协组织题了一副对联以贺两会召开:“群英商国是,四化得民心”,许多人不解,认为教授笔疾,将“国事”书写成了“国是”了。后来教授专门为此复笺简答:“国事,泛指国家之大事;国是,国策之方略正确与错误,合理与不合理,如探索中国该怎样发展,以什么为国家之中心等等,故而国是需经各界精英代表聚而研之”得此答复,大家如醍醐灌顶豁然明白国事与国是之异义。
尔后,我又查了一下典籍,苏东坡散文中有《谢中书舍人启》,有句云“诚国是之先定,虽民散而可收”。这个话说得真是好哇,而且现实意义很强,只要国家大政方针正确,预先有战略规划战术措施,老百姓的心就可与政府想在一起,就能凝心聚力办好国家事情,国是一词是否苏氏发端尚待考证。至于“国非”之组词则完全不合规律,不能这样套论什么有正必有反有是必有非,我们应该理解得到的。
友友说的是,国是专指国家大事、涉及国家政策方针等重大的决策。而国事的范围则宽泛的多,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涉及国家的大少事务都能称为国事,而小事务不能称为国是。
当地时间1月29日,美国航空公司表示,在美国罗纳德·里根华盛顿国家机场附近坠毁的飞机上有60名乘客和4名机组人员。
央视网消息:韩国戒严风波延宕一月有余,让本已疲弱的韩国经济“雪上加霜”。有舆论普遍认为,此轮政治动荡对韩国经济、社会和外交等都将产生深远影响。韩国韩亚金融研究所日前发布报告说,韩国总统尹锡悦去年12月初宣布紧急戒严令后,引发金融市场巨震,韩元对美元汇率快速下滑。
央视记者当地时间1月29日获悉,一架客机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降落过程中,与一架“黑鹰”直升机相撞后坠河。据美国媒体哥伦比亚广播公司29日援引当地警方官员的最新消息,截至目前,已发现18具遇难者遗体,暂未发现幸存者。
2名中国公民在南苏丹坠机事故中死亡一架飞机1月29日在南苏丹北部的联合州坠毁,目前已致20人遇难。南苏丹石油部长公布消息称,涉事飞机载有19名乘客和2名机组人员,从南苏丹联合州起飞仅3分钟后发生事故坠毁,18人当场死亡,2名重伤者不治身亡,1人仍在救治中。
江阴仅1辆的马丁轿车,车主花了900万,开出去被说是蒙迪欧,修理工:不值。如果你有一千万的买车预算,会买一辆阿斯顿马丁生产的轿车吗?没有听错,是一辆四门马丁轿车。一千万,可以买到劳斯莱斯的任何一款车,又或者是宾利的任意车型,谁去买马丁?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