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吴中胥口贰拾壹号文化产业园正式开园
时间:2025-03-09 19:45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贰拾壹号文化产业园坐落于胥口镇核心区,2023年8月,启动提升改造,打造集文化展示、创意孵化、艺术交流、会务研学、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复合型文化产业生态圈。改造后的产业园占地28亩,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汇聚了传统艺术、当代艺术及潮文化等多个领域项目,入驻多元业态机构40家。

  江苏省作家协会原主席范小青,苏州工艺美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刘珽,市妇联党组成员、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主任朱敏,市文联副主席冷建国等省市领导,吴中区政协主席许振华,区文体旅局局长解冰,区妇联主席张婷婷,区文联主席张彧等区领导,吴婧、徐勇、叶龙等吴中高新区、胥口镇领导以及各级相关领导、高校代表、文化艺术界嘉宾共60余人出席开园仪式。

  胥口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一支笔、一把斧、一支笛、一根藤“四个一”文化,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之乡”。贰拾壹号文化产业园作为胥口镇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是新时代传承创新吴地文化的崭新地标,将通过推动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融合发展,让当代艺术与传统业态在这里创新共振,让传统文化在这里守望传承。希望园区能够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打造更多文化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热点,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润城,为胥口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活动现场,与会领导、艺术家、园区主理人代表分享了与贰拾壹号文化产业园的缘分故事,共同表达了对园区今后发展的期待。

  随后,出席活动的嘉宾参观了园内举办的“沙漠玫瑰在太湖:一米线儿童公共艺术展”,该活动基于“一米线”概念,探讨儿童如何观看世界,并倡议成年人更加关注儿童的感受与表达,鼓励儿童用自己的方式与世界对话,让他们的声音被听见,让他们的想象力在艺术的浇灌下自由生长。

  “记住乡愁”村名书写展示活动,邀请了15位艺术家为消逝的村落题名并进行上墙展示,将乡愁记忆凝练为具象的文化符号,与园区外墙、小品景观中的胥口本土元素和园内胥口“地名长廊”相互呼应,让乡愁记忆在城市更新的土壤中扎根,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愿景在这里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文化实景,让贰拾壹号文化产业园成为每一个胥口人体验古今对话、文脉赓续的精神原乡。

  嘉宾们还参观了八位当代艺术家作品、艺术家丁澄个展、艺术家乔兰蓉作品展及园区驻地艺术家工作室、市集等区域,充分感受贰拾壹号文化产业园传统与当代艺术融合的特色。产业园通过“传统艺术、当代艺术和潮流文化”的“文化组团”模式推动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融合创新,依托胥口“书香门笛”的文化底蕴,引入本土书画家与国内知名艺术家驻地创作,并通过策展、讲座等形式推动胥口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贰拾壹号文化产业园打破了传统政府主导、财政兜底的运作模式,采用“政府搭台+民间资本运营”。改造期间,政府投入近500万元,推进产业园基础设施改造、新建停车场、外围环境提升等工程,运营公司及各主理人投入总计近6000万元,开展房屋加固、室内装修、景观提升等工作,用集体资产小投入撬动民间社会大资本,实现了“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效应,2025年产业园预计产值2亿元。

  产业园创新引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这一管理模式通过邀请入驻主理人共同制定园区议事规则,实现了从传统租赁关系到园区发展合伙人的转变。入驻主理人深度参与园区自治管理,将各自资源和专业优势导入园区,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创新协作社区环境,共同推动园区繁荣发展。

  开园后的产业园不仅是游客居民的休闲好去处,同时也是本地人‘家门口就业’的新选择。在园区主理人中,胥口(含木渎、 香山)片区 19 人,本土创业者和新苏州人各占半数,既有橘黑黑服饰、摩猫咖啡、阿潘点心等本土品牌,也包含小瓦房徽菜、21号烧烤等新业态,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也带动了新胥口人创业增收。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增收,以增收助振兴的模式,成为胥口探索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径。

  未来,胥口贰拾壹号文化产业园将持续探索“艺术赋能+产业聚合”模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项目入驻,着力打造“产业集聚+文化消费+创意孵化”的文化综合体,推进“一园一馆一街一中心一步道”的胥口文化地标新格局,打造吴中文化艺术新高地,为推动胥口高质量发展赋能。

  媒体选稿编辑:李俊锋系知名文化传媒人、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现代苏州》杂志特约撰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