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硕士返乡当起“土地医生”
时间:2025-08-08 14:11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8月2日清晨6时,清徐县六合村的蔬菜大棚里,菜农刘爱平蹲在黄瓜架旁,盯着泛黄的叶片直叹气。这时,一个穿着运动鞋的年轻人走了进来,弯腰抓起一把土在指间搓揉,鼻尖轻嗅后蹲下身:“姨父,这是根系受损了,得先调理土壤。”刘爱平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掐掉烟头,拾起铁锹,急不可待地说:“你说咋调整?都听你的!”

  来人是王晓虎,今年28岁,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也是村里人眼中“老王家的傻儿子”——放着沿海企业的高薪不要,偏要回乡种地。半年间,这个“傻小子”用新技术帮助周边数十个种地“老把式”解决了土壤难题,成了乡亲们口中的“土地医生”。

  王晓虎是家中独子,小学时就显露出“双优”特质:爱运动,是田径场上的焦点,是县运会冠军;爱学习,课后会追着老师请教问题。14岁那年,母亲意外离世,生前那句“人活着要争口气”,成为他人生的精神灯塔。从免考保送高中,到考上理想大学,再到拿下硕士学位,他始终带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读研期间,导师带他走遍大江南北。在山东寿光的现代大棚里,他看到手机能远程控温、精准施肥,把大棚管得明明白白;在浙江电商专业村,他看到当地人靠大数据分析消费趋势,指导错峰种植。“农民穷不是命,是缺技术和眼界。”这些见闻让他暗下决心。

  “硕士回来种地?老王家儿子读书读傻了。”2025年初,王晓虎返乡,铺天盖地的质疑声随即涌来。王晓虎没辩解,骑着电动车一趟趟往返于田间,把实验室里的“先进技术”搬到地里。土壤检测、科学施肥、智能温控……几个月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清徐、榆次、太谷等地,谁家土地肥力差、哪块田病虫害多,他都门儿清。

  “咱以前凭经验施肥,化肥农药使劲撒,结果土壤硬得像石板,菜还长不好。”在大北村的蔬菜大棚里,王晓虎蹲在地上给菜农讲解:“现在通过科学技术精准施肥,缺啥补啥,既省成本,菜还长得壮,农药也少用。”他运用所学知识,根据土壤特性制定修复方案。村民们按他的方法调整,综合收益增长了至少10%。刘爱平的黄瓜棚就是例子,没过多久,发黄的叶片渐渐转绿,挂果一天比一天密。“以前化肥胡乱撒,现在按虎子说的来,黄瓜茎秆眼见着壮起来了。”刘爱平笑得合不拢嘴。

  王晓虎的抖音账号“虎子(新农人)”里,全是泥土味的日常:田间检测土壤、给农户培训技术、帮蔬菜找销路……视频里,他穿着旧T恤,裤脚沾着泥,却笑得灿烂。“读书不是为了逃离家乡,而是为了归来建设家乡、回馈家乡,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土地里藏着真答案。”

  令人欣喜的是,他的行动像一块磁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在外打拼多年的本村青年带着经验和资金回乡,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怀揣着对土地的热忱而来。他们跟着王晓虎学测土配方、微生物菌剂调理土壤等新技术,准备承包大棚搞科学种植,成了投身农村建设的新鲜血液。

  站在田埂上,王晓虎望着远处的大棚与农舍,又一次想起母亲的话。他知道,自己争的“气”,是让乡亲们相信“种地也能发家”的底气,是借国家惠农政策东风,让科技与乡土撞出火花的志气。当青春扎根泥土,知识点亮田畴,乡村振兴的蓝图,正被无数个“王晓虎”一笔一画勾勒,绘就成五彩斑斓的农村新画卷。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