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盲人节前夕他们在清华大学触摸科技与历史
时间:2024-10-20 20:20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央广网北京10月15日消息(记者 庞婷)10月14日,第41个国际盲人节前夕,北京市盲人学校30余名学生走进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参加了一场残障科技交流座谈会,共同探索科技在残障人士生活中的无限可能。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他们走进“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展览,通过触摸和聆听,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科技的魅力。他们有的紧紧跟随讲解员听每一个文物的来历,有的用自己的双手感知科技的温度。

  “今天很开心能来到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在这里摸到了许多以前没见过的东西,比如显微镜、双筒望远镜,也激发了我对科技的兴趣。”北京市盲人学校高一年级的程子淇表示,以前只在书本上了解过这些物品,没有什么概念,这次能一边听清华大学的老师讲解它们的历史,一边触摸这些物品,增长了很多知识。

  高二年级的马明在参观后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准备回去之后继续查阅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今天能来到清华大学参加活动,非常激动、非常开心。在现场参观了许多历史瑰宝,有一些是之前在书本中了解到的,还有一些是第一次听说的,觉得非常有意思,让我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想法,回去之后我要再查一查相关的资料。”

  参观结束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和北京市盲人学校共同开展了一场残障科技交流座谈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党支部书记范爱红介绍了近年来科学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以及他们致力于科技助残的项目。北京市盲人学校党委书记王小垂表达了对科技与人文融合的期待,以及对残障人士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坚定支持。线上展览“多元宇宙:残障、科技与共建未来”主要策展人、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后陈雪扬详细介绍了展览的策划理念与亮点,尤其是无障碍理念等。她用一个个生动的实例,向同学们展示了科技如何为残障人士创造更加便捷、包容的生活环境。

  “陈雪扬博士的讲座非常有趣,特别是她提到的未来无障碍设施的构想,让我对科技发展充满了信心,希望以后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治好我们的眼睛。”程子淇说。

  北京市盲人学校的师生还结合在学校的学习和教学经历,分享了科技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未来科技发展的美好憧憬,并提出对科技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建议与需求。

  10月14日,北京市盲人学校30余名学生走进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参加了一场残障科技交流座谈会,共同探索科技在残障人士生活中的无限可能。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