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突出。水环境质量关系着人居环境的舒适度,关系城市发展的承载能力,对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长效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持续加大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水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部分地区旱季“藏污纳垢”、雨季“零存整取”等问题依然存在,城乡面源污染正在上升为制约水环境持续改善的主要矛盾。
水环境综合治理监测系统围绕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和要求,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等技术,构建水生态环境基础数据资源,打造“态势感知、智能预警、应急指挥”三重核心应用,实现科学高效的监测预警、分析预测和决策能力,全面提升水环境综合治理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实现水环境保护由被动管理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由粗放定性型向集约定量型转变。
全域感知主要污染物动态变化,河湖水质全特征多维度分析、水污染预警和反向污染源溯源监测,甄别区域污染的主要来源,对其实现靶向治理,实现污染源路径诊断与定位,快速捕捉污染源的异常排放行为并实时预警。
把防控区域精准到最小单元,监管到源头端排水户,为各网格单元环保精准考核、跨界污染纠纷、污染事故预警、污染源溯源、以及管理与保护水资源等提供科学依据。
河湖水质特征值分析、水污染预警和反向污染源溯源监测,实现靶向治理、污染源路径诊断与定位,为各网格单元环保精准考核、跨界污染纠纷、污染事故预警、污染源溯源和保护水资源等提供数据支撑。
基于流速流量动态监测,诊断河湖水动力条件,及时消除因换水周期长,夏季易形成富营养化,而造成河湖水质恶化。基于河湖流域关键节点水位、流速,以及关键断面水质等动态监测,为防洪排涝、污染预警及溯源提供数据支撑,诊断河湖水动力条件,及时调节水利设施消除水质恶化,提升防洪排涝能力。
通过在沿岸入湖排口布设水位、流量、水质等智能监测设备,掌握排口水位、流量、水质以及现场视频监控,实现对入湖排口排放情况的实时在线监测预警,通过现场真实画面反馈排口运行情况,搭建从雨水、污染源到排入水体的全链条监管,助力问题排查由“人防”到“机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