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践行能源报国之志
时间:2025-08-06 19:37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更多简介 +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体系包括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点部署科研专项、科技人才专项、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平台专项5类一级专项,实行分类定位、分级管理。

  为方便科研人员全面快捷了解院级科技专项信息并进行项目申报等相关操作,特搭建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了解科技专项更多内容,请点击进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始建于1978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实行“科教融合”的办学方针,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包括所、院、台、中心等),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独具特色的高等学校。

  上海科技大学(简称“上科大”),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2013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上科大致力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努力建设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今年年初,在中国科学院2025年度工作会议期间,我再次参观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老一辈科学家用简陋的仪器设备挑战科学极限,以惊人的速度创造世界奇迹,生动诠释了胸怀祖国的赤子之心、自立自强的民族气节和协同攻坚的集体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我认为这与“两弹一星”的精神内核很相似,同样适用于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老一辈科学家就像一支“铁军”,创造了“两弹一星”伟业,让中国在世界舞台挺起脊梁;当前,面对科技革命浪潮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更要像军人一样,在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征程中打头阵、当先锋。

  我们必须“听党指挥”,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每个人的理想抱负融入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始终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以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新能源、新生物、新材料等“三新”领域,持续凝练形成太阳能与氢能、固态电池、绿色生物制造等“三特”优势,不断强化使命导向科研布局,举全所之力共谋抢占能源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制高点行动方案,积极承担国家、中国科学院和地方的重大科技任务,以党的坚强领导顺利推进抢占能源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制高点的任务。

  我们必须“能打胜仗”,坚定科技自立自强的理想信念,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青岛能源所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合、创新驱动与需求牵引融合、人才引育与成果产出融合、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融合,持续做好前沿科学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工作,加强与重点区域和领军企业合作,努力产出关键性、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其中,“生物基橡胶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功能油脂的微生物合成”等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钙钛矿通用技术开发及试验检测平台”获批山东省科技示范工程项目,“新一代生物基绿色增塑剂反式乌头酸酯的关键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高性能固态锂电池材料、技术及系统应用”“反式乌头酸微生物绿色制造技术”项目分获2023年度、2024年度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青岛能源所用行动证明了科技创新实力,作出了科技创新贡献。

  我们必须“作风优良”,秉承协力攻坚克难的团结之魂,传承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严谨治学、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青岛能源所坚持“清源聚能、求是创新、协力攻坚、追求卓越”,聚焦主责主业打造建制化力量,推进“大团队”协同攻关模式,设立“强基”计划、“抓攻关”计划,打造“分可独立作战、聚可合力攻关”的研究室学术共同体。青岛能源所还积极推动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全面合作,引导科研布局优化和重大成果产出,促进多学科、跨团队、全链条合作,强化协同攻关能力;联合6家单位科研管理骨干成立“医用PVC材料科技攻关突击队”,主动“揭榜挂帅”承担相关重大科研项目,推动全链条建制化科技攻关。

  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号角已经吹响。青岛能源所正以“两弹一星”精神为指引,在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征程中践行“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要求,参与谱写新时代的“群星闪耀时”!

  国际首台套兆瓦时级深海能源基站海试应用。青岛能源所供图今年年初,在中国科学院2025年度工作会议期间,我再次参观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老一辈科学家用简陋的仪器设备挑战科学极限,以惊人的速度创造世界奇迹,生动诠释了胸怀祖国的赤子之心、自立自强的民族气节和协同攻坚的集体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我认为这与“两弹一星”的精神内核很相似,同样适用于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老一辈科学家就像一支“铁军”,创造了“两弹一星”伟业,让中国在世界舞台挺起脊梁;当前,面对科技革命浪潮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更要像军人一样,在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征程中打头阵、当先锋。我们必须“听党指挥”,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每个人的理想抱负融入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始终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以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新能源、新生物、新材料等“三新”领域,持续凝练形成太阳能与氢能、固态电池、绿色生物制造等“三特”优势,不断强化使命导向科研布局,举全所之力共谋抢占能源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制高点行动方案,积极承担国家、中国科学院和地方的重大科技任务,以党的坚强领导顺利推进抢占能源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制高点的任务。我们必须“能打胜仗”,坚定科技自立自强的理想信念,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青岛能源所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合、创新驱动与需求牵引融合、人才引育与成果产出融合、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融合,持续做好前沿科学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工作,加强与重点区域和领军企业合作,努力产出关键性、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其中,“生物基橡胶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功能油脂的微生物合成”等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钙钛矿通用技术开发及试验检测平台”获批山东省科技示范工程项目,“新一代生物基绿色增塑剂反式乌头酸酯的关键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高性能固态锂电池材料、技术及系统应用”“反式乌头酸微生物绿色制造技术”项目分获2023年度、2024年度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青岛能源所用行动证明了科技创新实力,作出了科技创新贡献。我们必须“作风优良”,秉承协力攻坚克难的团结之魂,传承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严谨治学、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青岛能源所坚持“清源聚能、求是创新、协力攻坚、追求卓越”,聚焦主责主业打造建制化力量,推进“大团队”协同攻关模式,设立“强基”计划、“抓攻关”计划,打造“分可独立作战、聚可合力攻关”的研究室学术共同体。青岛能源所还积极推动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全面合作,引导科研布局优化和重大成果产出,促进多学科、跨团队、全链条合作,强化协同攻关能力;联合6家单位科研管理骨干成立“医用PVC材料科技攻关突击队”,主动“揭榜挂帅”承担相关重大科研项目,推动全链条建制化科技攻关。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号角已经吹响。青岛能源所正以“两弹一星”精神为指引,在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征程中践行“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要求,参与谱写新时代的“群星闪耀时”!(作者:吕雪峰,系青岛能源所所长、党委书记,中国科学报记者廖洋整理)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