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灵璧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挖掘文旅资源独特优势,积极探索“文旅+”模式,推进非遗、农业、研学、民俗等产业融合发展,让文旅“出圈”更“出彩”。
“文旅+非遗”。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传承体系,编制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名录。推进非遗宣传展示,邀请《活起来的技艺》《走遍中国》等栏目进行非遗专题采风,拍摄灵璧文旅宣传片。深入挖掘“菠林喇叭”“泗州戏”“钟馗画”“皮影戏”“琴书”等民间艺术,创作编排《霸王别姬》《楚风汉韵》《半条被子》《钟馗嫁妹》等优秀剧目,年均演出400余场次。
“文旅+农业”。持续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421”行动,创建省级精品主题村1个、特色美食村1个,培育1个乡村旅游后备箱基地、1条旅游风景道、2个精品民宿、4名管理人才,重点打造55个“双微”点位,虞姬村获批省级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村。举办“游购乡村·好物迎春”年货市集、“宿杭合作·牵手未来”合作交流会等系列活动,发布各类推介信息186条,涵盖旅游景点、特色美食、趣味活动等信息,持续提升文旅影响力。
“文旅+研学”。依托灵璧县烈士陵园、灵北抗日中学旧址、程庙烈士陵园、朝阳镇军庄革命烈士陵园等系列红色资源,让革命遗址成为“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教材”,开设沉浸式、体验式党课。依托三元文化资源,打造研学“一日游”“二日游”线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今年以来,奇石文化园、现代农业博览园、虞姬文化园等3处省级研学旅行基地共接待研学旅行学生42万人次。
“文旅+民俗”。深入挖掘提炼特色民俗素材,发挥节庆活动的热点效应,让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举办灵璧5·28古庙会、浍沟鸬鹚捕鱼民俗文化节、下楼梨花节、朝阳梨园记忆民俗文化节、大庙桃花节、韦集垓下楚汉文化节等多彩民俗文化节庆游,吸引游客26万余人次,辐射带动旅游、购物、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相关产业人员10万多人。(朱良)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