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证核发“全覆盖”推动绿色电力消费
时间:2024-10-15 20:12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绿证即绿色电力证书,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其既能实现对可再生电量的计量,又可以成为将可再生能源环境效益兑换为经济收益的交易工具。核发与开展绿证交易对能源体系调整和减污降碳具有重要意义。”12月18日,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政策所副所长董战峰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绿证核发工作启动会,12家申领绿证的发电企业和10家绿色电力用户代表获得国家能源局核发的首批绿色电力证书。

  其实,我国从2017年就开始试行绿证核发和自愿认购制度,国家对享受补贴的陆上风电、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量核发绿证;2019年,绿证范围扩大,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和低价上网项目也可获得绿证。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说,那时的绿电凭证,多渠道出具,标准方式不同,对扩大绿证交易规模、国际机制协同互认等造成了一定阻碍。

  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已建档立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生产的全部电量核发绿证,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

  根据《通知》,在绿证绿电交易中,将统一由国家能源局出具绿证交易凭证,并加盖国家能源局绿证专用章,保障了凭证的权威性和唯一性。有专家表示,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生产的电量数据以前是由发电企业来提供,现在改由电网企业提供,保证了数据的可信可溯。

  1个绿证单位对应1000度可再生能源电量。据统计,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7万亿千瓦时,2023年前三季度达到2.07万亿千瓦时。仅从这两年来看,核发“全覆盖”就意味着应该核发约48亿个绿证。而国家能源局首批核发绿证约1191万个,涉及项目1168个、发电企业755家。

  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主任陈涛说,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不断攀升,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证供应市场。

  “绿证核发全覆盖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调动市场主体投资建设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利用,从用户侧推动绿色电力的生产和消费,推动全社会形成较好的绿色电力消费共识。”董战峰说。

  绿证核发对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具有重要意义,还将推进产品碳足迹管理等工作。董战峰说,产品碳足迹管理工作既连着绿色生产,也连着绿色消费与贸易。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形势下,碳足迹管理备受各国、企业和产业部门重视。未来,我国出口企业可能会遇到新型“气候型”贸易壁垒,绿证有助于国内企业满足国际碳足迹发展形势的新要求。

  “我国应积极主动加快构建基于绿证的产品碳足迹管理和国际互认体系,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新型贸易壁垒。”董战峰说。

  今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与2020年上一轮评审相比,本轮评审拟大幅新增博士点831个。这意味着博士生培养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2024年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案例,一大批具有创新意义、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脱颖而出。

  10月14日是第55个世界标准日。今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为“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中国主题为“强化标准引领,促进高质量发展”。

  我国探月工程在不断书写月球探测新篇章的过程中铸就的探月精神,既是“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又富有鲜明的新时代特质。

  14日16时许,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首趟中老铁路“京滇·澜湄线吨老挝香蕉从云南省昆明市王家营西站驶出,一路向北京市平谷区疾驰,标志着中老铁路国际冷链班列暨“京滇·澜湄线”国际货运列车正式开行,打通了一条连接中国北京、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的国际货运通道。

  2023年总被引频次进入本学科排名前1/4的中国期刊共有37种,比2022年增加2种;影响因子进入本学科排名前1/4的期刊有149种,比2022年增加12种。

  最近一个特殊门诊引发社会关注。媒体报道,10月8日,上海某研究机构设立的“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正式开诊。

  近年来,昭通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平台推动+政策赋能+管家服务”的返乡创业“昭通模式”,推出促进创业就业“二十条措施”。2023年以来,昭通回引6.59万人返乡创业,带动18.64万人就地就近就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颗来自熔融行星核心的铁陨石(左)和一颗来自原始未熔融行星的球粒陨石(右)。当人们在寻找宇宙中其他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时,了解这些挥发性物质是如何被输送到行星表面的知识将至关重要。

  制出清洁氢气的同时发现3D石墨烯(显微镜图)。这项研究为石墨烯的应用开辟了更多可能性,其中最为重要的用途之一是研制锂硫电池。研究团队随后意外地发现,直径仅为人头发丝千分之一的微型管阵列,在没有外加电源的情况下产生了电信号。

  邓秀新、刘旭、张守攻、陈温福、金宁一、张洪程、蒋剑春、包振民、张佳宝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走进黑土地,围绕粮食增产、黑土保护等关键领域开展调研。院士们边走边看,对黑龙江省农科院通过优选品种、菌肥培土、大垄密植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措施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

  10月11日10时39分,我国在东风着陆场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卫星搭载的植物及微生物育种载荷、自主可控和新技术验证试验载荷、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社会公益和文化创意载荷等回收类载荷已全部顺利回收。

  我们身边有不少朋友爱玩电子游戏,有时为了通关甚至不惜晚睡熬夜。熬夜意味着睡眠时间大幅减少,睡眠质量严重下降,这样不仅会影响工作状态和学习效率,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据最新一期《风湿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多摄入一些咖啡因,或能为心脏健康加分。为了降低心血管风险,目前医生给出的建议大都与减少炎症有关,包括少服用可的松药物、不吸烟、降低胆固醇,以及控制高血压等。

  近日,由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担的课题“伊春森林芬多精成分解析与释放规律”通过了科技成果评价。经查新,此前未见相关报道,该项目为全国首次对伊春森林康养功能成分的定性定量科学研究。

  记者10日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施莽教授团队与阿里云李兆融团队将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于病毒鉴定,发现了传统研究方法未能发现的病毒“暗物质”,探索了病毒学研究的新路径。

  有人欢呼雀跃,认为这是对科技进步的高度认可;有人忧心忡忡,担心这是否预示着人类科学家时代的衰竭。将诺贝尔奖颁发给人工智能(AI)领域的成就,并非意味着人类科学家的地位受到动摇。

  江俊强调,这种理论与实践交融的研究范式,能从数百万种可能的配方中迅速识别最佳组合,极大地加速了新物质的发现过程。《自然》报道也指出,AI“科学家”通过自动化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等功能,显着提高了研究效率,减少了科研成本,并加速了科学发现的进程。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