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依(yī)然(rán)如(rú)故(gù)看看网友是怎么说的!
时间:2025-07-23 12:58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一次普通的土地出让。它像一枚精准投入湖心的石子,将市场久已游离的目光,强力拉回争议与机遇并存的五龙口板块。

  特殊情况说明、位置示意图&界址图、土地出让条件、人防意见表等详细文件,扫码回复【10号地】获取:

  10号地所属的五龙口板块处于北三环、西三环、五龙口南路、郑州北站铁路编组站围合区域,高新区与中原区交汇的“夹心地带”。

  地块最大的“假想敌”无疑是隔壁的销冠选手——郑轨云麓。但关键点在于:郑轨云麓已进入销售尾声,明年即将交房。这意味着什么?

  ①时间差优势:10号地若能在8月20日顺利拍出,其产品入市节点大概率在明年上半年甚至更晚。两者在销售期上完美错峰,避免了同板块、同周期、同质化产品的贴身肉搏。

  ②郑轨续作猜想:一个核心悬念是——尝到甜头的郑轨集团,是否会再次出手,拿下10号地,无缝衔接云麓项目,形成板块深耕?

  3、更关键的是,面对板块内一众高容积率(普遍3.0以上)、品质感下滑的二手房,10号地的新产品凭借低密度+现代规划+新品质标准,具备对现有二手房的显着优势,即所谓的“降维打击”潜力。

  残酷现实:房价却长期徘徊在四环水平(新房1.3-1.5万/㎡,二手房1.1-1.2万/㎡)。“地段论”在此遭遇滑铁卢。

  这不是简单的“通达性差”,而是物理性割裂。它阻断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自然渗透,让五龙口沦为“围城”,极大地削弱了其三环内的区位价值兑现。

  商业:大型高端商业缺失是硬伤。华强广场、乐丁广场等难以满足品质生活需求。缺乏城市级商业地标,板块吸引力大打折扣。

  教育:客观地说,在名校云集的高新区,五龙口板块的教育资源(科创学校、高新外国语小学、育林小学等)目前属于区域“差等生”。对于重视教育的家庭,这是重大抗性。

  整体来看,五龙口的矛盾底色在于“拧巴”,是先天规划遗毒(编组站割裂)与后天配套投入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拥有令人心动的“区位底牌”,却被现实的“硬伤枷锁”牢牢困住,价值长期被压制。

  郑轨云麓:成功在于地铁无缝接入+国企背书+价格适中(1.3-1.5万/㎡)。但产品本质上仍是高周转下的刚改,密度和品质上限受制于其定位和地价成本。

  高新城开松云缦:典型刚需盘,容积率高达4.88,售价虽低(1.18-1.28万/㎡),但高密度带来的压抑感、潜在居住品质问题,使其吸引力有限,客户抗性明显。

  价格低迷:挂牌价普遍在1.1-1.22万/㎡,部分香雅园房源因噪音(紧邻编组站、地铁停车场)甚至跌破1万。

  品质塌陷:普遍存在高容积率(3.12-4.2)、低绿化率(香榭园仅20%)、东西朝向占比高、物业维护差等问题。社区老化加速,品质感持续下滑,价格缺乏支撑。

  板块二手房市场是典型的“负向循环”:品质差→价格低→维护动力不足→品质更差→价格更低。缺乏高品质标杆项目带动,这个循环难以打破。

  再回到10号地本身,这块仅28.5亩的土地,其意义远超其体量。它承载的是一场关乎五龙口板块未来的关键价值实验。

  当稀缺的“三环内+地铁口”区位,遇上更稀缺的“低容积率(2.5)”产品力革新,能否合力击碎市场对五龙口的刻板印象,突破价格天花板?核心赌注在于三点:

  ① 赌开发商的魄力:敢不敢在“洼地”投入真金白银做真正的好产品(非伪改善)?敢不敢挑战市场对板块价值的固有认知定价?

  ② 赌产品的穿透力:低密、高品质的产品力,能否强大到让购房者愿意为“板块现状的不足”支付更高的溢价?能否创造出足够强的“降维打击”效应?

  ③ 赌板块的进化力:一个标杆项目的成功,能否成为撬动板块价值重构的支点?能否倒逼周边二手房提升维护标准或加速更新?能否吸引更高能级配套的关注与投入?

  若实验成功(出现高品质低密社区),其将成为板块绝对标杆,极大可能刷新片区新房价格上限。其“稀缺性”将吸引主城改善及对地铁通勤依赖度高的品质刚改客群。同时,其存在本身将对周边二手房形成巨大压力,可能倒逼其品质提升(物业、维护)或价格进一步分化(高品质次新与老破小差距拉大)。

  若开发商保守,仅做“微改善”,或定价过高脱离板块现实支撑,则可能陷入与周边高性价比二手房及潜在新竞品的苦战,难以实现价值突破。

  对于郑州主城(尤其西区)的品质刚改客群而言,若10号地能兑现低密高品质产品,这可能是在三环内抓住“价格洼地”尾巴的一次机会。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