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红’红色教育品牌建设不仅是要打造我县的一张亮丽名片,更是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在为期三天的“含山红”红色教育宣讲员与志愿讲解员培训班落下帷幕后,县委人才工作局局长兼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冯键介绍说。
含山县历史文化悠久,红色资源丰富。1929年,含山诞生了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张什一支部;1930年,中共巢含县委在林头小学成立,是马鞍山第一个县级党组织;1931年,中共含山县委成立,是含山县党史上首次以含山县名义成立的县委;抗日战争时期,含山是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的皖江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新四军七师含和独立团在此诞生。
“自2019年以来,我县开始大力挖掘红色资源,形成了一定的红色教育基础。2022年正式推出‘含山红’红色教育品牌,明确了不同阶段品牌建设任务。”冯键介绍说。
2021年,含山为全县10个市(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制作一个720度云全景,一部3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启动了“云看含山红——含山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展播活动”。
2022年,“含山红”红色教育品牌创建工作正式启动,并于同年底提升“1+4+N”党性教育基地,形成1条精品路线年,“含山红”品牌建设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全县“3+8”红色教育基地累计开展红色教育活动4755场20.4万人次参与;对外影响力持续不断扩大,共接待县外人员13.9万人次(占比57.7%),超过县内接待人次42.3%,比2022年增长7.6倍。
含山县在原有8个党性教育基地的基础上,新增凌家滩中华文明探源实践基地、太湖山“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并串联含山博物馆、含山县烈士陵园、含和独立团旧址等15处红色点位,形成“探问初心”“田园追梦”“文明探源”3条党性教育精品路线,搭建“云看含山红”数字展馆,制作红色教育基地图,推动线下参观与线上“云展播”齐头并进。
“以‘含山红’红色教育品牌创建为契机,我们深刻把握含山红色文化的内在品格,把握红色文化发展的思想根基、价值基础、精神底蕴,深挖‘含山红’精神内涵。”含山县委组织部负责同志介绍说。
2023年9月以来,含山县抽调12名党史专家和爱好者,组建党史内涵挖掘专班。2024年9月,建立由6人组成的“含山红”品牌建设专家组。“由6名党史专家分别联系6家红色教育基地,帮助基地对场馆讲解词、展陈内容等进行完善提升。”县档案馆副馆长陆炳生介绍说。
截至目前,已完成9个场馆内涵主题提升和3个场馆展陈大纲撰写,分类确定革命遗址遗迹41处,整理红色专着13本200万字,整理编撰红色故事61个17万字,收集红色视频影像10余部,形成一批有份量的研究成果。
在深入挖掘“含山红”精神内涵的同时,含山文艺工作者以本土故事、典型人物为素材,结合小品、朗诵、戏曲等形式,打造富有观赏性、思想性、标识性的红色文艺作品,如含弓戏《信仰的力量》、展现华夏玉文化的舞蹈剧《梦回凌家滩》等,并精选优秀文艺作品在“含山红”各红色教育基地驻场演出。
“内心无比震撼,忍不住热泪盈眶。”文艺爱好者宫姣姣在观看县文联精心打造的音乐党史课后深有感触。县文联以“可看可听可学习、可唱可赏可共鸣”为标准,精心打磨制作音乐党史课,并纳入县委党校主体班授课内容和党建服务清单,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含山县还组织“890”青年宣讲红色故事100余场。同时结合青年群体特点,创新推出快闪活动、沉浸式红色剧本杀等互动形式,在增强交互性、趣味性的同时,进一步坚定广大青年的红色信仰。
凌家滩遗址距今已有5800年至5300年历史,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重要实证,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
凌家滩遗址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被确定为首批“含山红”红色教育基地之一。含山县通过深入挖掘凌家滩遗址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如远古文明的起源、玉文化等,将其融入红色教育中,使其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
“随着凌家滩遗址知名度的提升,前来参观的游客和团队逐年增多。今年以来,凌家滩共接待游客50万人次。”凌家滩遗址管理处副主任孙良凤介绍说。
位于仙踪镇的六衖村也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立足山水优势,打造了“石头部落、和美六衖”乡村旅游品牌,相继建成黄山游击队旧址纪念馆、高空滑索喊泉、戏水沙滩、亲子乐园、草原天路……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富裕村、网红村的华丽转变,吸引了周边游客前来打卡拍照。
凌家滩遗址、六衖石头部落等鲜活案例正是含山县将红色教育活动融入全域旅游发展大局,创新推动红色文旅全产业链延伸升级的缩影之一。
含山县全力以赴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地、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新高地、红色文化传承地、长三角生态文化康养地建设,推进红色教育与农文旅等业态融合联动发展,构建相对完整的红色教育产业链。通过打造“红色+主题党日”“红色+干部培训”“红色+教育研学”“红色+疗休养”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红色文旅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
同时,含山县逐步有序推进市场化和公司化运营模式,成立实体化运营机构。对内,重点围绕工会疗休养和红色研学推出系列套餐服务;对外,重点拓宽工会疗休养渠道,将拓展训练、非遗活动、营地活动纳入疗休养项目中,丰富疗休养项目内涵,提升对外推介的吸引力和可持续性。截至目前,2024年全县红色文旅共接待游客36万人次,营业收入达500万元。
9月29日上午,安徽日报社携手含山县融媒体中心,走进含山县革命先烈事迹陈列室开展“致敬75周年·红耀江淮”大型直播活动。讲解员黄云身穿红马甲,在镜头前全情投入讲述含山县第一名共产党员王再生的革命故事,圆满完成了直播任务。
黄云是铜闸镇红色讲解员队伍中的一员。该队伍采用“专职+流动讲解员”的方式,有成员20多人,他们中既有镇、村工作人员,又有退休教师。红色讲解员也会前往周边中小学校开展红色教育宣讲活动,传播红色文化。
“从2023年5月参与志愿服务至今,我深深感受到付出也是一种收获,在志愿担任红色讲解员的过程中,不仅我个人的能力素质得到了提升,更让家乡革命先烈的事迹和红色故事传播得更远,走进更多人的心中。”黄云说。
为了更好推进“含山红”红色教育品牌建设工作,让红色故事“活”起来,壮大和提升讲解员队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截至2023年底,“含山红”教育基地场馆共有专业讲解员25名、兼职讲解员20名,全年净增专业讲解员11名,基本实现重点场所专业讲解员全覆盖。成功举办第三届含山县讲解员(导游员)大赛,县文旅体局拟定《含山县讲解员管理办法》。县文旅投公司探索制订规范化导游培训方案,对带团导游实行积分制考核。凌家滩管理处常态化开展讲解员培训,邀请专业老师定期测评并有针对性制订提升计划。
在“含山红”红色教育宣讲员与志愿讲解员培训班上,县委分管负责人说:“我们都肩负着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重任。要结合自身的工作岗位真学真悟,将‘含山红’融入未来的思政教学、景点讲解和红色宣讲中,营造热爱红色文化、熟读红色经典、接受革命熏陶的浓厚氛围。”(李佑胜 孙晓飞)
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关键词: